20year

宗教與文化如同血與水,在人生當中是不可分的。這幾年來不僅是華人有許多宗教組織的建立,其他的各個少數族裔也不例外,都有以他們的母語為主的組織和宗教活動。雖然當代來自東方的北美第三波移民,人數大受限制,沒有像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那麼多,但是相同的,東方人也把自己的信仰帶來了。即使基督宗教本來是歐洲人傳去的,現在卻難於脫離東方的母語。那些在城中區的老教堂,當年也都是各種歐洲族裔所蓋的,也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母語宣道和祭祀。語言是表達人們對真理之領會的工具。它必須能直接的,令人滿意的,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三千年代北美華人天主教會巡禮


彭保祿神父

2000
年千禧年九月27日至十月3日,我和海外117位包括樞機主教、主教、蒙席、執事、修士、修女及修生、尤其平信徒領袖,受邀共聚在崗道爾夫堡教宗夏宮對面的 (改善世界運動) 所在地--全意神修活動中心舉辦了 (第一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研討會)。這些來自全球五大洲的與會人士除盡心聆聽了兩位傑出神學家 (前輔仁大學校長李震蒙席及常駐羅馬母幼會大學任教但經常到全球多處開課的高夏芳修女) 依循大會主題--在中華文化中攜手邁向基督--所作的高度啟發性的演講外,他們更在講座問題解答期間,尤其在地區分組分享中發揮了大家對海外華人牧傳的寶貴意見。據事後所出版的 [第一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研討會記實] 中多位與會人士所發表的 [感言] 看,這確實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研討會。

海外華人牧傳活動

從研討會中所搜集的資料看,我們驚訝我們的牧傳活力。全球五大洲的信仰團體都有固定的牧傳方案和計畫,而不是紙上空談。在[研討會決議]的八項計畫中,由巴拿馬代表裴理斯弟兄自告奮勇,接受成立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網頁(可惜四個月後因主事人另有任務,無暇兼顧,終因後繼無人而暫定)但其他地區的團體牧傳計畫卻如期進行,迄今有加無減,感謝天主!

北美華人的傳教動態

拙文主要是探討北美華人天主教會的牧傳動態。每提及北美華人牧傳,便自然而然的感歎、敬佩加拿大經濟首都多倫多稍北之士嘉堡及麥錦市(又稱萬錦市)的華人天主教會。這個(自2000年10月1日這批120位中華殉道真福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後,正名為[中華殉道堂]開始時僅有的不及三百名註冊教友小團體,經過十六年辛勞耕耘後,登記教友已逾一萬六千名。團體中不但有非常健全的牧道課程(分40課並在九個月內畢業受洗,九零年代每年平均有五百位左右成人領洗進教。三千年代開始,因移民數目急降,領洗數目減慢,但團體中僅三十個堂區善會卻繼續紮根、茁壯成長。現已榮休的首任本堂湯一煌神父確實功不可沒)。

這個堂區因新移民較多湧進集中,再加教區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利於天主教學校,故能幫助該堂區的迅速發展,在短短的十五年中竟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華人本堂。但北美很多其他的團體也勤奮工作,欣欣向榮。其中一例是加拿大中部偏西的卡加利城(通稱卡城)的天主教會。這裏也是以赤手空拳、勇創事業的善牧。在二十年內,教區委託的牧人由租用的一間平房暫無神父樓,並在樓下創辦中文幼稚園。教會禮儀則借用附近的一間可容納四百人的意籍移民聖堂舉行。數年後本堂集資並向教區貸款把該聖堂買了下來,大大增加了團體成員的歸屬感。約五年後,因該堂能在該年復活節前夕給一百八十七位華人受洗,這破了該教區受洗人數記錄的創舉,一時舉城譁然,國家電視臺及大小報章都爭相報導,令教區刮目相看。其結果是教區自動將該城裏的一間設備完善、可容納八百人的永援聖母堂交由華人天主教會接辦,並兼顧該堂的少數英語教友。至此我們的麥振群神父變成一位牧績輝煌的善牧。

地區教區政策有異

一般地說,美國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移民心目中的麥加,每年湧入的合法和非法移民數以百萬計。這些移民中不少已經是基督信徒,如東西歐和中南美移民。但兩個國家都很接受移民所帶進的各民族文化,加拿大尤其歡迎,並鼓勵及出資支持、保存並推動這類文化。這種政策大大地保障了移民的文化資產,也鞏固了移民團體的自信和自我認識。

但在宗教的組織方面,美加兩國及兩國的不同教區都有一些不同的政策,其中最顯著的是移民團體的整合和發展問題。籠統地說,美國主教不鼓勵,甚至不批准移民信仰團體興建屬於個別少數民族信仰團體的自用教堂,除非這類團體已早有許可證在先,如美國洛杉磯華阜、德州的達拉斯及休斯頓等團體。相反,加拿大卻大大不同。近年來,加東加西都先後建有多間華人教會自資或改修的新聖堂。如上面所提[進教之佑聖母堂]、尤其在三千年代所祝聖落成啟用的多倫多烈治民的[<聖依搦斯曹桂英](2002年九月)、溫哥華列治文(雖不全為華人教友興建)的[加拿大殉道聖人](2003年三月)以及以破土或即將破土於一兩年後祝聖啟用的四間:加東密斯沙加的救世主堂(<2004冬);加西溫哥華華阜附近聖方濟沙威堂(2006年?);以及同州的休士頓耶穌升天美華天主堂(2005?)以及同州的達拉斯的耶穌聖心堂(2006?)這是多鼓舞人心的團體成長和成就!華人教友在各區神長帶領下出錢出力、貢獻時間精神,互愛互助、團結合作,在信仰上齊步前進,這是天主多大的恩賜,又是多鼓舞人心的前景!


推動教務不遺餘力

多個團體的信友,慷慨解囊,出資建造屬於自己團體的教堂,這是福傳成功的佐證。但令筆者欽佩的是這些團體推動教務的決心。除了全北美幾乎所有團體的神修課程,如讀經小組、祈禱聚會、社關小組、聖母軍、慕道再慕道等,就整個北美華人教會的團體精神也是振奮人心的。我們談的是三千年代的北美華人天主教會。三千年代的開始是千禧年的全球教會的慶祝。同年筆者在羅馬召開的[首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研討會]的出席者必定更多。這是北美華人天主教會的團體精神的鐵證。但在北美本土,每年都有全國性或者全州性的大型聚會及少年生活營、北美華人聖職及修會成員聯會及華人教友聯會年會。2003年的[第二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研討會]也是由北美華人天主教會承辦。首先是加拿大多倫多的新本堂梁達才神父領導籌備,卻因[非典型肺炎]影響而放棄,後由美國洛杉磯華人牧民中心鄭海康神父率同一群工作效能極高的教友領袖勇敢接棒,日以繼夜的工作,把這屆[研討會]辦得有聲有色。這些團體的團結和合作真是感人至深,是團體成長茁壯的最好指標。所以北美華人天主教會不論在量(教友的數目的不停增加和新聖堂的相繼興建等)在質(團體的團結合一及積極服務等)都在指出三千年代的北美華人天主教會欣欣向榮、前途無量.

走筆在此,筆者不能不提到今年春節由美國洛杉磯華人牧民中心所籌備而由全南加州所有華人團體熱烈響應的春節慶典。這是一次極為成功的集體活動。於籌備到聯絡到推介到報名等工作都非常緊湊。終於2004年一月24日屆臨,踴躍出席的三千多華人教友把剛于去年祝聖啟用的全美最大的天神之後主教大堂擠得水泄不通。在教區總主教馬赫民樞機及全體輔理主教、數十位司鐸的帶領下,把春節的感恩祭及聖祭後的祭天敬祖非常隆重的完成,變成了一次影響力極大的福傳活動。洛杉磯三個電視臺及所有的中英文報章都爭相報導。事後馬樞機非常滿意,並囑咐負責人鄭海康神父儘早為明年的春節大慶祝訂好主教座堂,已備應用。馬樞機及他的教區的熱衷可想而知。


福傳使命任重道遠

若拙文對北美華人天主教會所給的印象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惜那並不是事實。我們的確有些不盡如意的團體。其中理由可以是缺少常駐的神職人士、缺少可以讓團體隨意舉行集會的場所,一直未能培養出堅強的團體歸屬感,神職與平信徒間缺乏溝通,以致產生誤會, 造成敵對的僵局,進而使團體產生裂痕。雖然這最後兩種現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但也足夠令所有有心人深感惋惜,力求補救的。

談到基督團體的團結共融,為福傳做見證,除了救主自己所借喻的葡萄樹的葡萄枝外(若十五1-7),我們也有聖保祿對基督奧體的言論(格前十二 12-26)。但筆者更喜歡他在厄弗所書所說的:[就是他--基督--賜予這些人作宗徒,那些人作先知,有的作傳福音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師,為成全聖徒,使之各盡其職;為建樹基督的身體,指導我們都達到對於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成為成年人,達到基督圓滿的年齡的程度;是我們不再做小孩子,為各種教義之風所飄蕩、所卷去,而中了人的陰謀,陷於引人荒謬的詭計,反而在愛德中堅守真理,在各方面長進,,而歸於那為元首的基督,本著他,全身都結構緊湊,藉著各關節的互相補助,按照各肢體的功用,各盡其職,使身體不斷增長,在愛德中將它建立起來](厄四11-16)。福傳工作是否有效,福傳使命能否完成,全看團體能否共融合作,在愛德中建立起基督的奧體來。福傳使命確是任重道遠。謹以寸言願與北美華人天主教會全體成員共勉!


2004
年三月九日彭保祿神父于羅馬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