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

第九十三期二00三年

主編的話

 

陳美卿

神父的話

 

陳兆望神父

加里肋亞的木匠

 

歐陽文生

以信德建堂

 

陳英機

文明是知覺的累積

 

布衣

當子女成年時

 

張宏秀

迷霧---我患了憂鬱症

 

陳美卿

洗禮

 

福女瑪麗

一個見証

 

陳繼善蔡作貞

寧齊進教之日

 

毛中甫

 


[回首頁] [堂區簡介] [行事曆] [主僕月訊] [葡萄藤] [活動特報] [日用糧] [中文聖經] [讀經計劃]
[聖經辭典] [要理講座] [上主工程] [聖母訊息] [Youth Page] [萬網之網] [玫瑰頌讚] [批評指教]

主編的話

陳美卿

 

離開葡萄藤主編的崗位上已經好些年了,這段期間看到這份刊物,在幾位新銳編輯群的努力下,呈現了它的新風貌,真是令人欣慰。這些年來,自己遭遇了許多生活上的變動,讓自己在侍奉主的事上,幾乎成了逃兵。這一次有幸回到葡萄藤的崗位上,爲自己喜愛的文字工作,奉獻心力,不僅是因為大傳組毛組長的誠心邀請,也爲了答覆天主的召教。就如歐楊文生神父詩中提到的"祂不會大才小用,也不會小才不用",我願意在天主的國裡,讓祂小才大用,奉獻自己小小的能力。

 

這期的文章中,有許多動人的心聲,布衣的"文明是知覺的累積"是篇發人深省的文章,文中提到那位三歲的孩子,死的不明不白讀來令人心痛。其實生活中,常常因著我們無意識的漠不關心,而讓我們成了許多悲慘事件的共謀者,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們卻無辜的認為,這並非我們的錯,因為我們並不能做什麼?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是否應在這層面上多一些的敏銳呢?宏秀的"子女成長時",有她的專業素養,讀來心裏有頗多的感觸,這些年自己也處於中年危機的變動中,加上自己在"迷霧"一文提到的病中掙扎,這一段生命歷程的轉變,似乎完全不在自己的預期當中,讓我不得不在這裡以過來人的身分,提醒年輕的你們,早早做一些靈修的準備。鄭寧姊妹的領洗心聲,讓我們重新回味初為天主子女的喜悅與希望。神父的話更清楚的告訴我們"真理在光明中,在有歸屬的心靈裡,在耶穌的話中。衛星導航的設備,不僅要裝置在我們的車上,更應該裝置在我們的心中。"在生命中心靈能夠有所歸屬,是多麼幸福的事!讀到陳英機夫婦爲建新堂捐地奉獻的熱忱,這一位自稱為望教友的呼籲,真令我們刮目相看!真有如福音所說的"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

 

今年九月,我們欣慰的要慶祝十年有成的堂慶,我們不僅有一群充滿熱火的建堂委員,籌畫建立我們的新堂,更有陳神父在聖神帶領下不辭辛勞的領導,還有許多互相關愛的兄弟姊妹們。相信天主要在我們的團體中成就大事,我們每一個人也須在自己的崗位上答覆天主的召教,無論在是在財務上盡自己所能的慷慨解囊,亦或在祈禱上,能力上的侍奉。更不要忘了葡萄藤須要你們在這慶典上的心聲,來稿請於七月十五日前交葡萄藤的編輯群。

 

[葡萄藤] [本期目錄]

神父的話

陳兆望神父

 

我們每天出門都是經由道路到我們想去的地方,通常我們會選擇走較快、較熟悉的道路。這些道路都各有名稱或編號。但是你知道,有一條道路是通往永生的路嗎?這道路名為「耶穌」。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祂又說:「凡跟隨我的,絕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祂要我們跟隨祂,走祂的道路,這為我們來說,有時會感覺是走上一條「未知之路」,有時會是「苦路」,有時是「高速公路」。在這路程中,會有許多不同的狀況,我們也需要去調整時速,心情;可確定的是,既走在「耶穌」的路上,祂自然會一路都伴隨著我們,給予我們生命的光照。有了光,就不會失真;走在穩妥的道路上,就不會慌亂、迷惘。真理在光明中,在有歸屬的心靈中,在耶穌的話語中。衛星導航的配備,不僅要裝置在我們車上,更應安裝在我們的心中。導航者是真理之神,是耶穌所許諾的護衛者聖神。讓我們「心領神會」接受真理之神的啟示。

 

「我來的目的,是為使他們獲得生命,而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耶穌說這話之前,提到祂是善牧,「祂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祂走在羊的面前,羊也跟隨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常注意到父母親對自己孩子聲音的那種敏銳度,一有狀況便能立即回應,相信耶穌對我們的聲音也是如此敏銳,能給予我們及時的救援。而我們在此紛擾吵雜的時代中,是否常能認出耶穌善牧的聲音呢?

 

[葡萄藤] [本期目錄]

加里肋亞的木匠 The Carpenter from Galilee

歐陽文生

 

三十歲前的耶穌是個木匠,

Jesus was a good carpenter before 30

 

衪在若瑟木匠店學了這行技能。

He learned his skill from Joseph.

 

祂會做傢俱,也會造房子;

He could make furnitureHe could build houses

 

祂會製造新的,也願修理舊的。

He could make things newHe would also repair the old.

 

祂修補人家漏水的屋領,

He fixed the leaking roofs

 

衪整頓破斷的椅子桌子,

He stabilized wobbly chairs

 

衪還啟動不易開關的門窗鉸鏈。

He loosened the stuck doors and windows.

 

衪的雙手每天在處理木材,

His hands dealt with wood every day

 

但是衪的特長郤是祂的眼光;

But his talent was in his eyes.

 

衪不會大才小用,

He saw big material for big uses

 

也不會小才不用。

Yet he never wastes small pieces.

 

衪會善用各種材料。

Big or small he assigned each to its proper use.

 

三十歲後的耶穌是靈修匠,

Jesus became a savior after thirsty

 

衪的救世也應用著木匠的技巧。

He used carpenter's skill to save souls.

 

衪召喚門徒,並建立教會。

He called discipleshe founded the church

 

創立新約的愛,完善舊約的義。

He initiated the New Testament of Love

He perfected the Old Testament of Justice.

 

衪給病人窮人新的生命,

He gave the poor and the sick new life

 

癱子會站起,跛子會奔跑,

The paralytic can walkthe lame run

 

瞎子看見,聾子聽見,啞吧會發言。

The blind seethe deaf hearand dumb speak.

 

祂每天的材料是一群靈魂,

He met and taught people every day

 

但是衪的特長還是衪的眼光;

But his talent was his vision

 

善人有進步之地,

He knew the good can improve

 

罪人有悔改之能,

The sinner can change and reform

 

衪想聖化所有的人。

He accepts everyone to make them holy.

 

[葡萄藤] [本期目錄]

以信德建堂

陳英機

 

各位好,

因為目前我還是一名望教友,我不能確定能否對各位稱呼主內兄弟姐妹,如果措詞不當,還請見諒!

 

        天主教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多年來看到許多的神職人員,對自我的犧牲,無論是神父或修女總是在第一線上為人服務。記得岳母臨終前臥病在床有二年的期間,台南教區的Father Johnson自己已年高80,病痛纏身但每日仍騎著一部破摩托車,送聖體給不便行動的教友。 911 中那位殉職的消防員神父、Mother Theresa、還有許多的神父修女,從年紀輕輕就發願效法基督的精神,深入最貧窮落後的地區,為最小兄弟服務,他們這種無私的奉獻,常令我感動不已。 自入社會以來,我也一直默默的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做些其他層面的捐獻,本來此次對教堂建地的奉獻也準備站在幕後不具名,後來章敏傑弟兄建議我出來做此見證,希望能以此提昇全體教友對建堂的共識。

 

        在信仰的路上,目前我好像還是那第一百隻羊,第一次到本堂是為了與內人重發婚姻誓願,一進門就被門廳的耶穌聖心像震慑了一下,當時我悄悄地跟內人說"我觸電了",她還不解的問我"觸甚麼電?",這次的誓願更讓我體會到教會能促進夫婦的和諧,並減少許多家庭的爭執和社會問題。

 

        過去幾十年,曾歷經數次與基督片面接觸的機會:啟蒙教育上的是基督教會辦的幼稚園;小學時上聖經函授學校,畢業時還獲得一本新約經本;大學時參與團契活動甚至被推薦上神學院等等;但都由於時機不對而擦身而過。直至兩年前師從黃秀芬學聲樂,繼而被她引進了聖詠團,又多方得到指揮周國復及團員們的鼓勵。每次的練唱和演出,歌頌上主尤其是聖母經,都讓我滿懷喜悅與激動。 因為練唱而開始持續性的望主日彌撒,自去年的四旬期、 Easter 至今我沒有錯過任何一台主日彌撒,即使在旅途中,我也都去上海徐家匯,台北的聖家堂和星加坡St. Joseph教堂望彌撒,僅今年四月的第一個主日,由於病重缺了一台,感覺上不去望主日彌撒好像十分不對勁。因為平日生活中種種的壓力,在彌撒中可以領受到那份交托給天主、安寧如同回到母親懷抱、與主如此親近的感受。

 

         這期間更承蒙內人、張新泰夫婦、余瑞英姊妹和周必賢夫婦等弟兄姊妹們和我們的陳神父給予多方的贈書和輔助,還有做牧師的弟弟的祈禱,使得我與天主及教會有了更多的接觸。但對於建堂的推動仍持壁上觀,還沒有想到參與。最近由於SARS的緣故,沒去上海,有了多餘的時間在達拉斯,四月中隨章敏傑弟兄去參觀Old Campbell教堂,當時說不出來有甚麼不妥當,但整個事件一直盤旋在腦際,心想為什麼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居所佈置得安逸舒適、美侖美奐,卻不能將天主的聖所也佈置得有如我們的居所一樣呢?事後想起了我前一陣子讀過 "Seeker's Guide to Mary - 認識聖母"一書,提到聖母在三次重要顯現都要求建立教堂傳播福音。於是經與內人再三商議,才有了捐地的念頭,因為唯有捐了地才有指望推動建堂。 建堂才能使更多的教友們參與。

 

        兩年來研讀聖經及不少有關宗教書籍,領悟到基督要我們愛人如己,而愛需要奉獻,需要犧牲。聖母當初以一名童貞少女之身,謙遜的接受了上主的旨意,無玷懷胎,生下主耶穌,她是第一位真正勇敢的基督徒。主耶穌更為我們罪人贖罪被釘在十字架上,無罪神被有罪人定罪,犧牲自己,這種大愛更讓我十分感動。 看著苦路,經歷了基督的愛,我也不知不覺想要為教會、為天主多做些事,希望讓更多的迷途羔羊有機會和我一樣來分享、宣揚福音,來朝拜天主。由教會我得到許多好東西,我知道我必須要參與奉獻教會,美化教會,分享給更多其他尚未得到的人,況且我們也需要一個好的聖所來教化、吸引我們的下一代,以及世世代代,尤其我們是全美唯一的華人天主教堂,洋人一向取笑中國人沒有團結觀念,像一盤散沙,我們要讓本地人覺得華人也可以團結起來,蓋和他們一樣有水準的教堂,既然本地人能做,為甚麼我們不能呢?  我們也要為青少年和老人家提供優良寬敞的活動空間,希望教堂不只是週日才有活動,平日也能聚集教會內的長者,安排下棋,書畫及帶動青少年課餘活動等,讓他們在這優雅的環境中休閒、福傳、和充電。

 

開始我曾找過靠近75號公路旁的地,但是每平方呎要價 $4.00超出我們的能力太多,承蒙天主的帶領,終於找到目前這塊地,希望大家能同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爲建堂工作一起努力。五月中,建堂小組到我家開會,當天早上我為籌款而徬徨,就順手翻開Mother Theresa著作的"愛的真諦",真巧那是 8/15日,那一頁寫著"我希望你們慷慨解囊捐給我們教會的錢,不是出自你們的盈餘,而是出自你們對天主的愛所做的犧牲,你們一定要給出你們所看重的去施捨。"我只擁有一個小事業,相信聖心堂裡還有許多弟兄姊妹們經濟能力比我強,今天希望我的這一點奉獻能有拋磚引玉之效,願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這是我和內人一生中至今最大的奉獻,完全是因為天主愛的感召。

 

建堂要有理想,1844年耶穌會的傳教士能在中國人的土地上蓋起天主教的聖殿---佘山聖母院,那是160年前的建築物,也是亞洲最高的一座教堂,建在佘山山頂上,今日我們海外的華人為甚麼不能呢?我們要效法先聖們的精神和理想!

 

        馬爾谷福音第11章22節-信德的力量,主耶穌曾說過,"祇要你們對天主有信心,心裏不疑惑,這事就會為你們實現。"建堂是一份非常神聖的事工,也是我們教堂內每一位弟兄姊妹們的殊榮和責任,不要為將來費用負擔等等的次要問題而心性動搖不定,請大家攜手共同建立起我們的新教堂。天主帶領我加入了教會,奉獻這塊福地促成建堂,不就是很好的見證嗎?另外我們要吸引這個地區的教友,有了本地的教友,將來維持的費用就不成問題,因為在75號公路的東邊除了ST. Joseph教堂之外,東邊Plano沒有天主堂,而ST. Jude教堂又遠在Allen,因此我們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吸引新教堂附近的教友。教區一向不提供經費建堂,但別的教堂仍能一間間的蓋,所有的開支都是由教徒一點一滴捐獻,十五年前我們只有十來個家庭,今天已成長到一、二百個家庭。我們都是從台灣、香港、大陸等地來到美國這片樂土(Promised Land),人人都有拓荒的精神,應該沒有任何事難倒我們,要有信心共同把建堂的事放在祈禱中,相信天主既把我們從我們生長的地方帶領到這裡,也必然帶領我們繼續祂的道路,傳佈祂的真理以及祂的生命。

 

        上次的建堂報告中,曾提到監工及工程發包的困難,這點請大家放心。首先,主教府有一套發包禮儀等的規範,再參考如St. Joseph 教堂建堂的方式等,我們就可以按部就班來做。我個人是主修土木水利工程,陳嘉偉弟兄也和我一樣,但他比我更棒,擁有美國聯邦工程師執照。土木系專攻的是工程設計、估價、發包、管理等等。今天我是本著一顆熱誠的心,願意為天主,為我們建堂奉獻時間和經驗,因為我曾有蓋過數棟從16,000呎到100,000呎建築物的經驗,其他如章傑,王華南,周必賢幾位弟兄也都已經答應一起來從旁協助,更重要的是我們應把堂區內的青年幹部也邀來從中參與協助,吸收寶貴的經驗也進行世代交替的任務。

 

最後要感謝甘國棟神父,曾在2001年6月去露德朝聖

的旅途中,為我奉獻了一台彌撒。彌撒由一位當時剛剛晉鐸的法籍梅神父主持。甘神父曾提到,若有幸在剛晉鐸神父的第一台彌撒作奉獻,將有很大的聖寵,我誠心的相信,否則今日我不會站在這裡。兩年來我改變了許多,我會全心全意的接近天主,我喜歡無時無刻的歌頌聖母經,玫瑰經"祈求聖母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我學會了謙虛,也設法與子女改變關係。過去在子女眼中我是嚴父,今天我非常感謝我的兒女Victor 和 Susan 都來分享我的見證。

 

目前我的內心中仍然有一點障礙,由於生長在佛教世家,因此一直信奉觀世音菩薩,一時之際仍然無法完全放棄原有的宗教信仰,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能跨越這"希望的門檻"。

---- 天主在天享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

 

[葡萄藤] [本期目錄]

文明是知覺的累積

布衣

 

當我不明究裡的快開到十字路口時,才發覺有車禍發生。四個路口的車全停下來了,警車及救護車都還沒來,想必車禍剛剛發生。兩部車都撞成稀巴爛,滿地的碎玻璃。我是這條路上的第二部車,由兩部肇事車輛橫陳的角度看來,我知道我們這個方向的車是不能右轉、不能前行、也不能左轉。不久,四周車輛中陸陸續續跳下來幾位男士和女士,女士去安慰兩輛車裡的受傷者,男士則聚頭商討片刻,然後四散開來各就各位,在不破壞出事現場的原則下,井然有序的疏導所有車輛離去。幸好這是個不上班不上學的周六上午,路上車流不旺,否則十字路口馬上會形成動彈不得的四條長龍。在我之後又陸續連上來三部車,一位志願者趕到車尾去向一部部的來車打手勢,指引其轉進路邊的Shopping Center,以免情勢惡化。我們這五部車也在其指引下一部部倒著開,直至方便轉進Shopping Center另覓出路。從我沒頭沒腦的開進死胡同到全身而退,總共是五分鐘,駛離Shopping Center時,也聽到警笛聲由遠而近了。女兒及時趕到上課地點,沒有遲到。這種順利,並非在世界各地都能上演。

 

我愛美國,這是個動得起來的國家。我欣賞美國人,即使是素昧平生、萍水相逢,他們也能立刻Team Up,執行該做的事,結出好果子。2001911日上午,陶德賓默(Todd Beamer)搭上死亡班機,他在機上與家人通話中,得知機上恐怖分子的意圖。在做完最後一次禱告,他率領一群無名英雄犧牲了自己,減低了國家的劫難。陶德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Are you guys readyLet's roll.」(你們準備好了嗎?咱們上吧!)正是這句話:「Let's Roll」,是美國精神的最佳寫照。不論在災難中,在太平盛世,美國人始終擁有這美好特質。為什麼?因為他們擁有一些很可貴的意識,這些意識來自知覺的累積,這些知覺的累積造就了個人及社會的文明。就以那個週六上午來說,那些男士和女士能不約而同,自動自發踏出自己的車門,是因為他們擁有一種認知: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麼,這兒會變成一個爛攤子,我不願意見到令人痛恨的事發生。由美國人的許多思、言、行為中,我體會到,美國強盛不是由於它的船堅砲利,而是來自它的最大資產--美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去年,中國大陸某大城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個三歲小孩不慎自高樓的窗口摔出,命大的抓住了五樓伸出來的一根竿子,附近聚集了一大堆鄰居看熱鬧,孩子則吊在半空中做垂死掙扎。消防隊趕來了,發覺無法進入五樓(報導中沒提雲梯及其它設備,想必消防車設備並不足),情急之下,遂拜託附近鄰居出借一床被子好接住孩子。然而,沒有一家願借,沒有一家。消防隊沒辦法,只好趕回他們的宿舍拿床被子來,被子還來不及打開,孩子已支撐不住,失手落地摔成重傷,第二天於醫院不治死亡。這種消息真是讀來令人氣憤,換在美國,我不相信美國人會讓這種結果發生。美國也有冷漠的人,然而很難碰到一群美國人全是冷漠的,尤其是面對一個孩子處在性命攸關的狀況下。那個孩子本有生存的機會,然而一群不俱知覺熱度,欠缺文明洗禮的成人硬是眼睜睜的讓他死。他的墜出窗外是由於大人的疏忽,他的死亡卻是出於大人的無情。即使命運在中途玩了個小小的把戲,拋出一個善意,一大缸子麻木的心卻不願適時承接,硬生生讓悲劇上演。這若發生在美國,早已有一群人欣喜若狂的去承接命運拋出的機會,帶著熱度帶著愛。若說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造的,那麼這孩子的鄰居們就真是令我太迷惘、不解了。人會變得如此冷漠,恐怕是天主的肖像於成形過程中,在某個關鍵或階段給整了容,動了手腳?唉!人心不都是肉做的嗎?這些吝於出借一床棉被以救人一命的鄰居們,腦袋裡到底在想著什麼?中國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說明了,鮮活的信仰,終究必須是反應在對人的關懷上。我不得不感慨這些鄰居太令人失望,也太令人不齒。不幸的是,類似事件在中國人的社會及世上許多地區,不斷層出不窮、輪番上演。愛的相反不是恨,愛的相反是冷漠。一個會恨的人,至少是個有熱度的人,若能得恩寵脫離恨的負面力量,這人往往也極能生出積極正面的力量。最糟的是冷漠,一個不帶溫度的人,或許不會燙傷人,卻也溫暖不了人。人一冷漠,其實與行尸走肉無異。

  

  十九世紀時,全球以歐洲為強。二十世紀是北美引領風騷。許多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歐洲人拱手讓出強權給美國後,人民的幸福指數依然能保持在一定水準。因為歐洲人高度的知覺開發,深厚的人文素養,讓他們能長年累月生活在文明的氛圍中,享受成熟知覺帶來的果實。美國人即使有一天真得把強國的冠冕讓給中國人,美國人動員得起來的自發精神,必也能確保他們堅守住「人是最重要的」崇高理念,以致能善守文明信念帶來的福祉。倒是中國人,即使能靠天下最聰明的腦袋開疆拓土,吃下世界大餅,但能表現出多高的國民素質,展現多少人性的光明面,恐怕是一個國家民族真要邁向強國的最重要議題。一個國家最大的資產是它的人民,人民的整體平均素質,展現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和水準。中國自改革開放後,這頭五千歲的睡獅是逐漸醒了。但要真正的清醒,知道如何清醒,中國社會的領導人和人民都須在知覺領域多做反省和開發。惟如此陶鑄,中國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和強盛,得到世人的敬重。

[葡萄藤] [本期目錄]

當子女成年時 

張宏秀


  當子女離開青春期、進入十八歲後,變得更獨立,也忙於學業、生涯探索規劃、或經營兩性關係。因此親子關係在這時都會穩定下來,父母也有喘一口氣的感覺。至於以後親子的角色,也隨著子女年齡的漸增,經濟的獨立,越來越平等。一直到父母因身心老化,需要子女協助與照顧,父母子女的角色功能才會呈現互換。親職(父母)靈修在子女成年時期的方向為何?常被忽略,但它卻對子女的生命有極大的影響。 

子女在青年期(十八至三十歲)時,父母因子女的獨立,有更多的時間去面對婚姻關係,重新調適夫妻相處之道。以往為照顧子女,沒有太多時間注意配偶的需要。而子女長大後,父母互動的時間增加,而兩人間新舊的衝突更等待化解。此時,子女也正是在學習經營兩性親密及擇偶階段,因此父母經營婚姻的方式,對子女未來的婚姻,甚至當下跟異性的交往都能產生極大的影響。父母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及榜樣,來教導子女婚姻生活的真諦。

當我還在台灣的大學裡從事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時,父母的婚姻關係常常是輔導內容的一部分。特別是那些因男女朋友的困擾而求助的大學生,父母的婚姻衝突不只是他們生活壓力與焦慮的來源,也跟他們尋求輔導的困擾有直接或間接的關連。有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學生告訴我,因為父親長期外遇帶給家庭的傷痛,使她一直無法信任自己交往的男友,並且質疑婚姻生活的價值。另一位男學生,因父母在他上大學後,爭吵頻繁,而自己又是母親哭訴的對象,雖然他也同情父親的處境,卻不知如何是好。父母婚姻帶給他的壓力,不僅影響他的課業,也讓他害怕交女朋友。更有一些學生從學校家暴的宣導中獲知如果姑息家庭暴力,必將傷害自己及子女,就鼓起勇氣向輔導老師求助,希望能救助他們活在暴力陰影下的母親及弟妹。

婚姻生活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困難。一旦子女成年,做父母的常會對自己的另一半有陌生感及失望。這主要是長久以來,夫妻雙方將注意力放在子女或事業上,並沒有花時間了解及認識對方,而導致心靈上漸行漸遠(Grow Apart),當然更不用談什麼「少年夫妻老來伴」啦!而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伴侶一旦無法滿足自己的親密需求時,挫折與憤怒是很人性的反應。

面對夫妻間越理越亂的情緒糾結,信仰與靈修提供了一條超越的路。天主接受我們能力的限度及人性的軟弱,我們信任道身成人的基督,及祂寶血對婚姻關係的救贖。我們願意以自己的婚姻為主做見證,也為子女的婚姻做榜樣。

首先,在每日的祈禱中奉獻自己的婚姻,請耶穌來做婚姻的主人,讓祂來幫助我一步一步往前走。除了把自己的一切需要告訴祂,也請祂賜給我一群能陪伴我成長的朋友,或一個讓我能分享的教會團體。其次,將自己的痛苦奉獻給祂,並將它當做為子女或他們婚姻的祈禱的克苦。三、接受婚姻的親密及默契須長期培養,降低對配偶的期待,及被配偶肯定的需要,會減輕彼此的壓力,有助良性的互動。四、不需要對子女隱藏婚姻衝突,但也不要讓子女介入或評理。可以請子女為父母的關係祈禱。五、尋求專業諮詢或與信任的靈修輔導談談,使我們看問題時視野更深廣,能看清自己的盲點。六、認識配偶生活中的壓力如中年危機、中年轉業、或退休調適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婚姻。因此,給配偶多一點空間處理壓力,對彼此都有益。另一方面,夫妻還是要肯定自己在父母角色上對子女的貢獻,及因為養育子女在婚姻關係上所做的犧牲。最重要的是:談談面對未來的婚姻旅程,雙方要的是什麼?希望配偶支持的又是什麼?最怕的是什麼?彼此對生活理念的差異是可協調的,而這都要去談!

  對自己的婚姻負責,是做父母的基本。父母婚姻品質對子女婚姻幸福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不會隨子女的成年而改變,父母靈修不僅有助親子關係及親職,父母靈修也包含婚姻的靈修。畢竟,健康的婚姻關係才是養育健康子女的基礎。一旦婚姻關係亮紅(黃)燈,第一個受害的是子女(不是夫或妻),因為子女年幼,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來保護自己。所以,我們不能不看重婚姻的健康,因為這也是天主的事,天主把祂心愛的子女們交給做父母的代管。祂希望為人父母的在面臨婚姻困難時,能跟祂商量商量,也聽聽祂的想法!

[葡萄藤] [本期目錄]

迷霧-我患了憂鬱症 

陳美卿

 

2001年的夏天,明善驟然的離去,使我感傷生命的來去匆匆,而精神上我似乎也受了不小的驚嚇。八月初的一個早晨,與李若望神父有約,一大早我驅車前往范迪家,準備接他去樂器行。去之前,我吃了點餅乾充作早餐,當時感覺有些吞嚥困難,我喝了水嚥了下去,並不在意。車開至190 高速公路時,我突然感到呼吸不舒服,我強忍了一下,繼續往前開,但接著我似乎連口水都無法嚥下,我著實慌了,急速打電話給我先生,他囑咐我直接到李察遜貝勒醫院的急診室。那時我的確感到情況不對,於是撥了電話給一位姊妹,請她去接李神父,就直奔醫院的急診室。過不久先生也趕到,當時我的情形因無法呼吸有些可怕,護士馬上讓我見了醫生。聽了我的描述之後,醫生決定先為我照一張脖子的X光片,片子照出來後顯示脖子正常。他接著問我是否患過焦慮症,我告訴他幾年前父親過世後,我曾吃了一陣子的藥。於是他判斷我可能是舊毛病,給我吃了兩顆焦慮症的藥,不到幾分鐘我頓時感到舒服很多,回家睡了幾個鐘頭也就沒事了。

 

從那天起,焦慮的藥我吃的斷斷續續,總希望自己可以克服它,心裡不太能接受身為一個基督徒,竟然有這種不該有的病,後來我就自動的停了藥。八月中的一天清晨醒來,我發覺自己胸口脹痛,非常不舒服,我做些運動,吃了藥希望能夠好些。但自那天起這樣的痛就時常困擾我,時好時壞。八月底大女兒即將離家到波士頓讀書,我很擔心怕無法送她去,天天在祈禱中求天主,說也奇妙,去波士頓的飛機上我吞了兩顆藥,竟然讓我在那裡的四天安然無事,為女兒安頓了所有事情。

 

回來之後,情緒有些低落,想念女兒,加上擔心她在外是否可以適應,常常在家裡望著女兒的相片哭泣,心裡的失落難以形容。直到911那天,我的情緒掉到谷底,擔憂女兒在波士頓的安全,更無法相信美國這最安全的地方,剎那間竟天崩地裂。記得那天我很傷心,在聖體室待了大半天,回家之後就發現自己吃東西後,食物會回流到喉嚨,那種感覺挺嚇人,我才轉而擔心自己的身體。正巧那時候,我將家庭醫生轉到李醫師處,於是我約了去看他,他親切的建議我做喉鏡和胃鏡的檢查。喉鏡檢查後一切正常。106日胃鏡檢查後,醫生告訴我胃有細菌,並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必須做二個星期抗生素和強烈制酸劑的治療。那時我還蠻高興的,總算沒什麼大病,心裡的石頭也落了下來。從沒想過其實那才是我奮戰的開始而已。

 

吃制酸劑後,我常感到喉嚨裡似乎有隻無形的手,將它用力的扯住,又有很多的痰卡在其中,每次用力的咳,卻愈咳喉嚨愈緊。胸口脹痛的壓力也使我不知如何擺置我的頭,嘴裡又時常像有塊海綿,不斷的吸乾我口中的水分,從嘴巴到鼻子,經常乾到拼命喝水還是無濟於事。每天胃賁門部位都很痛,甚至連摸都不能摸。這時候不管我吃什麼,食物總在我的胃到喉嚨的部位跑來跑去,本以為二個星期的療程過後,應該有所改善,不幸的是從那時起,我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日益消瘦,全身常莫名其妙的痛。經常前一分鐘好好的,下一分鐘吃了點東西,喉嚨就緊縮無法呼吸,就這樣進出了好多次的ER。西醫做了心電圖,血液檢查等等,都檢查不出所以然來。十月下旬,李醫師擔心我體重愈來愈減輕,又囑咐我做腸鏡,腹部超音波及婦科檢查。那時候我對做檢查的感覺總有如臨大敵的恐懼,更害怕檢查的結果。記得腸鏡檢查的前一天,我必須整天禁食,並在下午五點,開始喝下兩個加崙清腸的液體,那個晚上我相當害怕,唸了十二串玫瑰經才平靜了心裡的恐懼。還好所有的檢查報告,除了有些貧血之外,一切都是正常。我又換了好幾位胃的專科醫師,他們只著重在為我換合適的制酸劑,但結果都是一樣,一點也沒有幫助。到了11月初,我就常常一天、兩天可以吃點東西,第三天我的胸口食道就會脹痛到連一滴水都無法入口,只有整天無力的躺在床上。我變得害怕吃東西,更害怕不能吃東西。那段日子生活就在這種循環中,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我都無法過,做飯,或與吃有關的聚會更與我絕緣。記得十月中有位姊妹,介紹了一位針灸醫生,我去看他的第一天,他就告訴我,我的病是在整個神經系統失調,這個病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他囑咐我一定要放慢腳步,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他不認為我的病只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所以非常反對我繼續吃制酸劑,但雖然他幫我針灸後,有時會使我舒服幾個鐘頭,但依舊沒什麼大進展,所以不舒服的時候我只有試著繼續吃制酸劑。我黯然的徘徊在中醫和西醫的說辭中,不知何去何從?

 

制酸劑從一天一顆試到兩顆,結果所有症狀依舊,卻在晚上常常噁心作嘔難過至極,腸子也時時絞痛,根本無法入睡。我雖然按照心理醫生的指示,每天作病中日記,每一小時紀錄自己身體的狀況,試著找出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我吃的問題,但卻無法找到任何跡象。我永遠處在害怕中,每當清晨醒來,我總害怕那天不知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更糟糕的是我開始有了心悸的症狀,那時,時常沒有力氣起床,在家就常著一件睡衣,心悸來襲時,我連一分鐘都不敢待在家裡,就罩上大衣,飛奔出去,在外面待著,有時一待就是幾個鐘頭。

 

記得11 月初的一個早晨,天氣很冷,心悸突然來襲,我匆匆忙忙的逃出家,一面走,一面哭。回想著這四十多年的生命,好像一下摔到谷底,自己連一點掌控的能力也沒有,再也不知道明天會如何?领洗後的這十多年我自以為信仰一直在我心,但那一刻我不知道天主在哪裡?我埋怨祂不回應我的祈禱:為什麼這幾年來,我經歷了父親的病痛、死亡,和母親的病,這些焦慮無比,痛苦不安的折磨與試煉後,還要在身體上這樣無情的打擊我,將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擺在我的生命當中。我的情緒低落萬分,鬱悶至極。甚至懷疑我的信仰究竟是對還是錯?會不會等到我死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大騙局?懷疑天地間真有天主的存在?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完全迷失了,我的生命似乎走進了一座黑暗的大森林,失去了所有的方向和目標,我茫茫然的走著,想著不如歸去,想著塵歸塵、土歸土的生死問題。記得那時,我正好走到家附近社區的一個基督教堂,我感到好疲累,便不由自主的往教堂的大門走去,我想推開那扇門,走進去休息,可是它打不開。不知怎的我突然感覺那扇門就好像自己,生病之後,我雖仍時常唸玫瑰經祈禱,但我的心卻緊緊的鎖住:每一天我沉溺在自己的害怕焦慮中,埋怨天主不肯垂憐我的祈禱,不尊重祂要治癒我的時間和計畫,只期望祂給我一個奇蹟。也就在那個同時,心中有一種新生的力量竄起,心裡有了另一種召喚。我不禁自問:「你難道願意你的情緒、身體和生命一任的留在谷底,絕望至死,還是應該試著改變自己的態度,再次的從谷底攀升,死而復生呢?」那時刻我雖然仍不知明天將要遇到什麼?但我知道天主在我心,與我同在,惟有依賴祂,求祂賜我勇氣和力量,我別無它法。我該努力的與我的病抗爭,而不是讓它打倒我。不管天主為我安排的結果如何,我仍須努力盡自己的力量。我想到詩人Robert Forst詩中的一句話"走完全程永遠是最佳的出路。"我知道這是天主在召叫我勇往直前。

 

之後,我開始另一段新的心路歷程,我又換了一位胃科醫生,他又安排我做了幾個檢查,如24小時酸鹼值的檢查(證實我的胃食道逆流相當頻繁),腹部的電腦斷層,及腦部的電腦斷層等,但我對做任何檢查已不再那麼焦慮。我開始頓悟並接受生命永遠處於變化之中,只要我們活著,就得不停的在各種逆境和試煉中來來去去。到了這個年歲,已不能再像二十歲的我,天真的期待一個完全沒有苦難的人生,只有勇敢的接納它,面對它的挑戰。我常常告訴自己,勇氣與堅強惟有在痛苦和試煉中,像煉金術的金子一樣被冶鍊著,才能得著它們的智慧與韌性。也常常唸著訓道篇中我最喜歡的句子"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栽種的亦有時..."唸著、讀著,就讀出淚來,淚眼中天主的智慧撫慰著我,心中深刻的了解,世上一切自有天主最妥善、美好的安排,我又何必焦慮那麼多不須屬於我焦慮的明天的事。我只要緊緊的追隨著耶穌的腳步,只要我用心傾聽祂的聲音,默默中自有祂的照顧與指引。

 

11月初媽媽知道我病了,病勢不輕並且一直沒有改善後,就頻頻來電要我回台治療。12 月中,我躇躅在回台治療或繼續在此奮鬥的決定中,一則我擔心回台這麼遙遠的路途我如何禁的起,一則我也擔心媽媽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再增加她照顧我的責任,我怕她太辛苦。我常在祈禱中求天主給我啟示。一天,幾位姊妹參加宏秀帶領的避静,避静中我們都自由的爲參與姊妹的意向代祷,所以我請一位姊妹為我代禱。避静後她分享她以玫瑰經的歡喜五端爲五位參加姊妹的意向祈禱,而她為我祈禱的一端是歡喜二端--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我馬上感受到這是天主對我祈禱的回應,就做了回台治療的決定。回去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安然的回來,但我已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天主一直在照顧我。

 

準備回去之前,很多熱心的朋友提供了許多台灣的名醫,而我自忖既然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讓我痛不欲生,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過,那麼我寧願冒險開刀以便改善症狀。一位朋友介紹了她的親戚,台灣最有名的胸腔外科醫師,並在我回去之前幫我安排了一切細節,所以回到台灣我甚至不用門診就見到了這位醫師。他大略的看了我的所有報告,就胸有成竹的說,我的病不須要開刀,因為開刀並不會解決我的症狀。他建議我去找神經精神科的醫師。聽到他不願為我開刀,我有些失望,但知道他是台灣胃食道逆流的專家,就半信半疑去掛精神科醫生的號。這也是親友介紹的精神科的專家,大約六十多歲,是桃園療養院醫師,曾經是台南某醫院的精神科主任,所以每星期日他回台南看患者。想不到第一次他看我時,就診斷我的病因是腦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正常,學名就叫做憂鬱症。也就是說我的自律神經整個失調,引起我的腸胃失調,所以賁門隨意亂開,不是典型因強酸所引起的胃食道逆流。到這個時候半年過去了,我瘦了十六磅,才找到了真正的病因。吃這醫生開的藥大約一個多月後,身體的所有不適,才漸漸的被控制,體重也開始回升。

 

這一段心路歷程走的雖然辛苦,卻也有許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成長:

1.         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的語言。其實在我身體遭受折磨之前,我情緒已發出了警訊,但我忽略了它。如果明善的死,和女兒的離家,對我精神上造成嚴重的壓力,(其實早在父親過世,母親病時,我的焦慮就已存在。)我理當早些處理它。無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我若早些找專業人士幫忙,或許我可以少受些苦。憂鬱症可能是致命的一種病症,它的導因兼具生理與心理的因素,並非如常人所認知它只是一時的情緒低落,或意志力不堅的問題而已,也不是只要振作起來就可解決的。醫學上現在有許多的報導認為它與腦中血清素缺少有相當大的關係,也與基因有關,所以不要過於簡化它,因為這樣往往失去治療的契機。並且要認清生病絕非天主的懲罰,這道理看似容易,但在自己真正體會時卻有出入。病中有一段期間,心裡常覺自己不夠完美而感到得罪天主。記得病中有一次,我想找位神父辦告解,卻因身體不適遲遲未去,那一陣子心裡常忐忑不安。一天清晨我感覺比較舒服,就到All Saints 望平日彌撒,彌撒前也無法找到神父辦告解,心中耿耿於懷,然而天主竟以那天的答唱詠回答我的疑慮,"天主是寬仁慈愛,緩於發怒。"我當時感動得淚流滿面,體會到天主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互動,祂是生活中的天主。

 

2. 情感的分離    記得宏秀在一篇悼念她父親的文章中提過這件事。我和媽媽的感情一直很深,從她病後,我常處在精神的焦慮中。我覺得內咎無法時常陪伴在她身旁照顧她,也常感嘆年輕時決定來美生活究竟是對還是錯?事實上這些年能與他們相處的機會實在太少了,我常在這種患得患失中埋怨自己。幾次母親進醫院檢查,只要我在台灣,我的血壓一定升至160,我知道我不應這樣,卻不能讓自己免於這樣的焦慮。直到這次病了,才體會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走的路。我病成那樣,相信媽媽,先生、女兒和我的朋友,都在安慰我,陪伴我,可是所有的苦難只有自己了解,也必須自己承擔。媽媽病了,我在旁焦慮並無濟於事,我必須學習承當,堅強面對,我才有力量陪伴她,照顧她。雖然我希望她健健康康,但我不可能強求她長命百歲,因為所有人都不可能脫離死亡這一關,我必須勇敢的面對人生的這一課題,必須接納分離是生命的真相,生命是一連串的道別,惟有道別,惟有捨棄,然後才能重生。

 

3. 生命的苦難試煉讓我們產生特殊的知覺,使我們洞察人生的真相,並引領我們在逆境中感受人生處處有契機,讓我們體會更多的愛。

  生病的這段期間,天主藉著許多人的關懷,讓我更深刻的體會人間處處有溫情,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和真誠的愛。我曾遇見一位充滿慈愛溫馨的針灸醫生,他大約六十多歲,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了解了我的狀況之後,他不僅把我當做他的病人,簡直把我當做他的女兒看待。他允許我隨時到他診所,不管他多忙他都看我。不管我一天去幾次,只收我一次的錢。幾次我衝去看他時,他已在休息,但他從無怨言。他知道我怕吃東西,就鼓勵我吃並陪我吃,甚至做東西給我吃。他知道我心悸時害怕自己在家,就允許我先生上班時把我送到他那裡,只要他看其他病人有空的時候,他就幫我針灸,照顧我。我也記得有位弟兄,在我病的那段期間,彌撒互祝平安時都會特別給我一個安慰的hug,他平常不多問什麼,但我也知道他這個行動所傳達的兄弟姊妹的愛。一位台灣的好友,幾次奔波爲我尋找醫生並寄來台灣的藥,並在我回台治療的那段期間,經常的到家裡探視我,鼓勵我。北京的葉媽媽那段期間正巧在加拿大,知道我病了後,亦三兩天就來電,探視我的情況。這些至愛都令我深刻感受人性的光輝,而其它的無法一一提到的關懷,更多到不可勝數。在生命的這段低潮期,這些人性的美好德行我體會得最多,更重要的是愛的力量激勵著我,讓我可以撥開重重迷霧,度過生命的難關。我領會到我雖不能像耶穌一樣平息風浪,但我可以學習不要害怕,緊隨著耶穌,乘浪而行。我想這也是處理痛苦危機的最佳對策,與其逃避遠離,不如學著面對與接納,不再抗拒的乘風破浪與痛苦並肩而行,就不會被這些無情的風浪打倒。現在我也願意學習讚美生命中的這些風浪,沒有它們無情的吹打,就無法造就一個比較有韌性堅強的我。它們也讓我深信,在我生命的每一個迂迴關口,天主都親自臨在,引領我,照顧我。

[葡萄藤] [本期目錄]

洗禮 

福女瑪麗


  為一個基督徒來說,領洗無疑是一生中的頭等大事。我有幸在二○○三年四月十九日基督復活的前夕接受了再生的洗禮,成為了一個基督徒。

我生長、生活在中共黨所統治下的中國大陸,幾十年來一貫受的是「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教育。「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早已滲透於我心中,我不相信耶穌,不相信人能夠死而復活,也不相信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在過去幾十年裡,我心中根本就沒有教會、基督等概念。也從不關心我周圍有無教堂或基督徒存在。 

記得在一九八六年,我先生赴西德學習,帶回了一本中文版的《聖經》,那便是我初次接觸天主、基督。我拿著它斷斷續續、不連貫的翻看了前面舊約中的《創世紀》篇,心靈曾為裡面的描述震撼,但終因並不相信,認為這只是奇蹟、是神話而再沒有深入的看下去。

 到達拉斯來,是為了照顧在這裡念書的兒子和幼小的孫女,在這裡我認識了陳暉姐妹,她以後成為了我的代母。她告訴我她是基督徒,她鼓勵我參加慕道班學習,試著去接觸、了解基督,去相信基督,於是我走進了聖心堂,走進了一群積極地參與教會使命、在信德和愛德中共同建樹基督奧體的人們當中。進入慕道班學習後,幾個月來,在慕道班老師和教友們對聖父、聖子、聖神的系統講解和親身實踐的見證、分享中,我漸漸的感覺到自己過去對耶穌基督是否存在的懷疑是錯誤的,我開始相信為使人類獲救,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取名為耶穌,生於童貞瑪利亞,成為我們人類的救主。祂陪伴人一起生活,分擔人類的痛苦,把天主的愛帶給人類。並且祂為了贖人的罪而甘願接受苦難和聖死。使人重獲天主的慈愛和寬恕。但是,由於中國大陸對天主教的認同態度,使我懷疑一旦我投身於基督教會,開始主內的生活,回大陸以後,若失去了教會教友同聚、同樂的環境該怎麼辦?我徘徊在就這樣了解天主教會的宗旨、認識耶穌基督的存在就行了,或應該接受聖洗聖事的恩寵,基督的救贖,悔改過去,以信德、愛德重新生活?我痛苦的掙扎了很久,最後還是認為應該選擇後者。確定了目標,我以後就更起勁的在慕道班學習,起勁的參加主日祈禱,與教友們共享信主後的喜樂。

接受了聖洗聖事後,我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終身大事,心情豁然開朗,過去常常為一些小事與孩子發脾氣、鬧不愉快,現在也能克制、緩解了。對一些不滿意也能泰然處之。我覺得自己今後一定會在教會裡領受新生命,在主內獲得罪赦和重生的恩寵,真正成為天主的子女,過著有信仰的生活。這就是我的生命獲得了重生。而且,我也有志要想將天主教的信德與愛德帶給生活在中國大陸的親人和朋友們,讓他們也能了解和相信耶穌基督,這也是我最大的心願。

  主啊!讓我做禰的工具,致力於顯揚禰的仁愛和正義,使家人、別人和週遭的人都皈依於禰,使天國早日來臨。阿們!

[葡萄藤] [本期目錄]

一個見証

陳繼善蔡作貞

 

五十三年前,主曆一九五○年,我偕同從華北流亡來的牛主教一起逃離了被共黨赤化的中國大陸。感謝天主,在這之前兩年,主教到這個當地居民都是天主教教友的南方蕞爾小島來避難。當牛主教決定在這島上定居之時,家父竭誠地熱情款待。那個年代在我們家鄉平常要想看到主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即使冒著包庇共產黨追緝要犯之危險,我們一家人仍是歡欣雀躍,引以為榮。   

 

兩年後,我們從福建逃到海峽對岸的臺灣。誠如所料,家父也因此被下放勞改六年。他在被釋放返鄉後不久,就回歸天家,安息主懷。

 

因為時間有限,我無法詳述我的故事。長話短說,我在臺灣讀大學的時候認識了我的太太。因為我們來自相同的故鄉,操著同樣的口音,很快地我們就墜入情網,並在三年後踏入禮堂。然後,孩子們就一個跟著一個接踵而來。八年內,我們添加了三男一女。

 

從小,我們就非常注重孩子們身體與心靈的健康,對他們信仰的陶成更不敢輕忽。在這同時我們也面對著食指浩繁的家庭生計。但是我們的物質生活雖然貧乏,我們的精神生活卻飽滿富裕。縱使生活中有些不便,也不論日子多麼艱苦,我們堅持每個主日都要去望彌撒,孩子們也一定要去上主日學。我必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家有餐前及就寢前祈禱的好習慣。在一起祈禱中,我們的家庭患難與共,日益茁壯。

 

現在孩子們長大結婚了,我們又必須面對另一個問題。在臺灣現在很難找到一位信仰相同的女孩。所以我的媳婦們都不是天主教友。我的女婿是一位善良的年輕人,他們結婚的時候,他答應會讓他們的孩子領洗。至於他自己,他還在等待﹑觀望﹕等待天主的恩寵,觀望上主的召叫。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等待再等待,祈禱再祈禱。

 

我們的長子娶了一位非教友。婚後一年,他的太太懷孕了。產前,她在我們家住了一個月。你們知道,孕婦常都食慾不振,所幸我的太太非常善於烹飪,她總能煮出一頓可口佳餚。她細心體貼的把我們的媳婦照顧得無微不至,如同關愛自己的親生女兒般。我自己則利用這個機會每天花一個鐘頭為她講解我們的宗教信仰。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她終於完全地報答了我們,高興的同意在復活節時與她的初生兒一同領洗。她之所以能夠接受我們的信仰,不是因為我說了什麼,而是因為我們作了什麼 --我們的良善行為。現在我願意與大家分享我們的經驗。行動勝過言辭。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

 

兩年後,我們另一個非教友媳婦也懷孕了。但這一回我們更有經驗的照老方法來處理。我們只是更仰賴天主的助力。終於她也同意成為天主鍾愛的女兒。

 

我們一生中所遭遇到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導引我們固執的女婿。他是一個好人,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在他領洗之前,他上了一年慕道班,但是仍無法相信一個人可以死後復活。我既沒有這個學問也沒有這個能力來證明在末世之時肉身將會復活。我唯一能做的是告訴他耶穌從死者中復活是我們信仰的基礎,我們也無法強迫他接受我們所相信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祈禱與等待,我們必需要耐心地等待。

 

女兒婚後,每個星期六晚上我們全家都團聚晚餐。餐前,我們一起祈禱。有時他與我們一起參加主日彌撒。在八年長久的等待後,他終於首肯領洗。當然我們全家每一個人都歡喜萬分。但是這是上主特選的日子。我們深信這不是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是聖神感動了他的靈,開啟了他的心。這種真正的喜悅是無法描述的。常言道施比受有福。對我們的女婿,我們確實是給了他些什麼。

 

事到如今,我們全家大小十五口,全都成了天主的愛子。你們去結豐盛的果實。福傳是從家庭開始。

 

十九年前,一九八四年的時候,也是基督活力員的狄剛總主教決心要幫助一些不幸的兒童們。這個心願是基於我們都是天主所鍾愛的子民。上主曾這樣對我們說: "任何人即使只是給小兄弟中的一人水喝,都不會沒有償報"因此狄總主教邀請了包括我們夫妻兩人在內的五對夫婦挑起成立"社會服務中心"的責任。這個中心的目標是籌款來幫助那些不幸的兒童,從他們出生直到十八歲高中畢業。我們幫助的對象都來自極為貧困的家庭,大多數且都是孤兒,有些則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喪失了謀生的能力。我們從報紙或是從認識這些小兄弟的人那裡得知這些消息,然後我們就開著車穿越大街小巷的去找尋這個被人遺棄的地方。要找到他們可是需要時間與耐性的。有時在尋找他們時,我們覺得好似與天主相遇。

 

藉著十九年來的努力與天主的恩寵之助,我們現在支助了兩百多個家庭的三百三十名幼童。我們每月發放的救濟金大約為新臺幣三十五萬元。這些錢並不是來自我們教堂。我們的財務支援來自於社會各階層,而且其中大部份的捐款人並不富有。

 

十九年來我們非常賣力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成員共有八人,平均年齡超過六十。年齡不是問題,關鍵只在你的心態。我們都是義工。我們其中七個是女性,且都沒有大學文憑。沒人相信像我們這樣的團隊能擔當此等任務。我剛才提過,起初狄剛總主教邀集了五對夫婦來作這事,但是幾年後他們都因種種原因離開了。只有我們夫婦兩人,真是感謝天主的恩寵讓我們能夠堅持到底。是的,我們深信憑我們自己的能力是無法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到底的。

 

我知道,你們一定很想問:"你們從那裡募到這麼多錢﹖"我告訴你﹕只要你是按照天主的旨意行事,你就不用擔心錢。祂自會給我們所需要的。

 

臺灣現在神父的人數每年不斷的在減少,大多數的神父也都上了年紀。在嘉義教區,神父的平均年齡超過六十五歲--這是退休的年齡啊﹗作為一個基督活力員,我們應該警覺到我們有義務去奉獻我們的時間。

 

每個主日彌撒後,九點半到十一點,以及每個星期三晚上七點到九點,我們有慕道班。我們夫妻倆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將我們寶貴的信仰與這些慕道友分享。光是我們全家成為天主教友是不夠的,我們必需向所有與我們信仰不同的人傳揚福音,傳揚福音是我們的任務。聖保祿宗徒說﹕"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我們本是不足的,而我們曉得我們的不足,因此我們必需仰賴我們的主。"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仰賴天主的助祐,我們也能成為基石。 

  一九九九年,我從教職退休後,有更多的時間奉獻給教會做些事情,諸如陪伴神父去探訪教友,尋找迷失的羊,並向他們表達一些關懷等等。那時候,醫生診斷我得了糖尿病,並且囑咐我一定要注意三件事﹕食物﹑運動﹑及按時吃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決心每天早晨五點起床,騎單車繞著一個非常美麗的湖邊一圈,享受晨曦及鳥叫。六點半,我們就到主教座堂望彌撒。我的心靈總是充滿了喜悅。我真正體會到聖詠所說的﹕"我有一事祈求上主,使我一生的歲月,常居在上主的殿裡,欣賞上主的甘飴慈祥"。在這之前,我從沒奢望過我可以每天望彌撒。日常生活中有時會有一些不完美的事,但天主都能將它變得完美。我們雖然忙碌,仍然活力充沛。你們是否覺得我們看起來比我們的實際年齡年輕﹖沒錯,那是因為我們活在天主的愛中。最後,讓我引用若望福音十五章第四節的話來作為結束﹕"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正如枝條若不留在葡萄樹上,憑自己不能結實,你們若不住在我內,也一無所能"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祂的愛內一樣"。

[葡萄藤] [本期目錄]

祝寧齊進教之日 

毛中甫

 

祝福寧齊    慕道領洗    四月十九    新生開始

寧靜心裡    熱情洋溢    耶穌聖名    救恩仁慈

齊唱聖歌    謝主降福    多大福份    這一輩子

進教之佑    聖母保護    你做家長    合格升級

教理明白    愛情無限    生活質量    純高無比

增強信心    效法聖人    精神食糧    救靈大事

全能天主    聖神賜力    祈禱效驗    文群伴陪

家庭觀念    更加高尚    妻與兒女    渴望今日

喜慶今日    特恩光照    聖事尊榮    善領聖體

樂於助人    獻出愛心    常想永遠    多得神益

[葡萄藤] [本期目錄]